5月6日至7日,传媒学院2025届摄影专业毕业作品展播在舞蹈学院小剧场隆重举行。此次共展播18部作品,这些凝聚青春思考与艺术探索的影像作品,涵盖纪录片、剧情片、实验影像、拼贴动画四大类别,以多元视角诠释摄影专业一专多能的育人理念。
同学们以镜头为媒介,既凝视山河的壮丽,也捕捉生活的细微。他们用纪录片叩问社会现实,以剧情片编织人性故事,借实验影像突破视觉边界,凭拼贴动画解构传统叙事。作品中每一帧画面都承载着年轻创作者对世界的感知:或犀利、或温情、或荒诞、或诗意,在虚实交织中重新定义“真实”。
18部影片,18种视角,既是摄影专业学子对四年学习的深情答卷,也是他们艺术探索之路的崭新起点。让我们透过他们的镜头,看见时代的棱角、感知生命的温度.......
毕业创作混剪
1.《绣郎的故事》
作者:赵辰
指导老师:周述政 晏子
纪录片/13min

影片内容:本片是一部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微纪录片,其核心围绕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哈萨克族刺绣男性传承人包拉提展开,描绘了他的刺绣生活轨迹。以包拉提一年中的两个关键阶段——山上经营农家乐与山下独自草场放牧为叙事脉络,深入挖掘包拉提在不同生活场景中对刺绣的坚守与热爱。
2. 《镜中人》
作者:陈萌萌
指导老师:彭潇霞
实验短片/5min

影片内容:实验短片《镜中人》着重展现了一位具有双重人格女性的内心世界。影片叙述了她在生命垂危、昏迷期间所经历的一系列奇异的“梦境”,以及如何在“梦境”中被束缚,最终通过主体人格与衍生人格的融合,突破“梦境”的故事。
3. 《丰收之地》
作者:史金朝
指导老师:彭潇霞
纪录片/20min

影片概述:纪录片《丰收之地》以一对新疆兵团职工夫妇为拍摄对象,记录了从秋收准备到丰收完成的全部过程。作为被拍摄对象的儿子,作者通过独特的双重身份优势,既深入捕捉了父母回收滴灌设施、日夜抢收的劳动场景,又生动呈现了兵团职工在田间劳作的真实情感与生活细节。
4. 《杭盖》
作者:彭斯克·科夏
指导老师:景德军
纪录片/35min

影片内容:纪录片《杭盖》以新疆伊犁尼勒克县加哈乌拉斯台乡阔克阿尕什村的牧民巴生为核心人物,通过对他日常生活、情感纠葛与社会处境的细腻记录,展现了当代游牧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转型与重生。
5. 《我们的歌》
作者:陈若洁
指导老师:周述政 晏子
纪录片/23min

影片内容:纪录片《我们的歌》,讲述了新疆乌鲁木齐市的一名瘫痪病人塔玛拉·尼亚孜与她的丈夫阿不力孜·苏里旦的日常生活。影片通过真实记录夫妻二人面对疾病时的坚韧与温情,从康复训练、日常照料到医生访谈,层层展现夫妻二人的生活困境、情感羁绊以及坚强乐观的精神。
6. 《阿衣丁叔叔》
作者:海如拉·买买提江
指导老师:谢荣磊
纪录片/17min

影片内容:纪录片《阿衣丁叔叔》聚焦于乌赞村的赛马运动,以阿衣丁为典型人物,深入展现哈萨克族赛马活动的独特魅力。通过阿衣丁的视角,体现了当地牧民对马的热爱,少年骑手的勇敢,以及赛马运动为村民们生活增添的色彩与意义。
7. 《回家的路有多远》
作者:阿卜杜拉·阿不力孜
指导老师:周述政 晏子
纪录片/29min

影片内容:本片记录了一对跨民族夫妻的生活。因工作分居两地,聚少离多让回家变得来之不易。影片通过日常细节展现他们面临的挑战,时间错位带来的孤独,彼此用理解与包容维系着这段跨文化婚姻,真实呈现了爱情在现实中的坚持。
8. 《睡前童话》
作者:袁雯丹
指导老师:黄婧
拼贴动画/5min

影片内容:《睡前童话》是一部用塔罗牌拼贴艺术造梦的实验影像作品。通过超现实的拼贴画面探讨现代人如何在欲望与道德的撕扯中,像拼图一样重新找回自我。
9. 《青鸟》
作者:李文卿
指导老师:景德军
实验短片/8min

影片内容:影片以维吾尔族少女寻找青鸟为线索,通过穿梭森林、古遗迹与丝绸之路收集花朵的奇幻旅程,不仅展现了丝路沿线自然风光,更以凝望古迹探寻秘密的情节,寓意着对历史文化的追溯与传承,表达了对文化的敬畏与守护,以及对未知世界探索的勇气和对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
10.《时节如流》
作者:薛笑童
指导老师:黄婧
纪录片/25min

影片内容:纪录片《时节如流》拍摄的是三位老人的故事,影片通过记录三位老人的日常生活,展现了当代老年群体的生活现状和现实选择。
11. 《一个人的花鼓灯》
作者:王文杰
指导老师:周述政 晏子
纪录片/20min

影片内容:纪录片《一个人的花鼓灯》 讲述退伍军人韩琪坚守颍上花鼓灯传承的故事。影片以他筹备春节祠庙活动为主线,通过“大杈伞”制作、老艺人寻访等场景,展现了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韩琪的表演与观众互动,生动呈现了传统艺术在当代的活力与传承。
12. 《塔合麦西热甫》
作者:那孜娜·艾买提
指导老师:彭潇霞
纪录片/15min

影片内容:纪录片《塔合麦西热甫》以新疆木垒县塔合麦西热甫州级传承人吐尔松·阿孜买提的日常生活为拍摄重点,记录了吐尔松召集团队、婚礼即兴表演、师徒手鼓技艺传授等场景,展现了塔合麦西热甫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基层的旺盛生命力。
13. 《香椿树》
作者:张玲英
指导老师:景德军
纪录片/20min

影片内容:主人公高兴林作为农村红白喜事的酒席大总管,用自己的方式构建起红白喜事之间的情感纽带,于大喜大悲的交织中深刻感悟生命的真谛。
14. 《舞动青春》
作者:奉杰
指导老师:景德军
纪录片/22min

影片内容:纪录片《舞动青春》讲述的是新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大学生阿登对专业的执着与热爱,即使排舞训练与研究生备考发生时间冲突,他也从未停止对舞蹈梦想的追求。
15. 《黄河入海流》
作者:张森宇
指导老师:黄婧
剧情片/25min

影片内容:剧情片《黄河入海流》讲述了河南农村青年伟力高中辍学后奔赴城市打工的故事。在流水线的机械轰鸣与城市车流的交叠中,逐渐理解了父亲“读书改变命运”的朴实观念,在理想与现实中,他又看见了那片逃不出的平原……
16. 《蚕》
作者:王佳慧
指导老师:谢荣磊
实验短片/3min

影片内容:《蚕》是一部运用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制作的实验短片,影片从当下的新现象信息茧房入手,生动呈现了女主人公在虚拟世界中对艺术的探索。
17. 《阿喀琉斯的脚踝》
作者:刘昊鹏
指导老师:黄婧
实验短片/5min

影片内容:《阿喀琉斯的脚踝》讲述了主人公林伟与人工智能“小小林”的故事,生活中的“小小林”帮助林伟分担了很多工作压力,然而一次事件中“小小林”未经允许动用了林伟的数字货币,从此冲突爆发......
18. 《阿依博塔》
作者:王佳妮
指导老师:黄婧
剧情片/20min

影片内容:《阿依博塔》讲述了一位女警官在追查牧民失踪案过程中,与神秘女孩产生复杂羁绊的故事。本片通过西部公路片的叙事框架,打破传统警匪片类型桎梏,在追逐与对峙中呈现出人性的真实褶皱。